帶一本經典,去見那抹經典的微笑

當我望見一座座頹圮的神殿,泣訴著荒涼的傳說,我以為來到了雅典的帕德嫩(Parthenon)神廟;當我攀上陡峭的石階,在陽光下閃耀著歲月的光芒,我以為來到墨西哥提奧狄華崗(Teotihuacan)的金字塔。

但這裡是吳哥窟,一個迥異於其他古文明的歷史遺跡,一個曾被遺忘四個世紀的空城,一個被佛教徒、考古學家、攝影師奉為聖地的國度,更是旅人一輩子一定要去一次的世界奇蹟。

吳哥窟照片
▲以佛頭與日出景色為主的畫作

欣賞吳哥窟的方式有很多種,可以很宗教,可以很歷史,可以很藝術,也可以很哲學,但自己實在很難消化這麼多的知識與哲理,如果不想請當地導遊的話,那就帶一本書去旅行吧!

過去幾年來,我逐漸放棄帶工具書出國旅行的習慣了,一方面是網路上各種資訊隨手可得,一方面是工具書的內容實在太不營養,不是推薦我們去哪邊吃飯或買東西,就是教我們如何辦落地簽或搭車,似乎把每一個旅人都當成旅行白癡或是消費狂;但網路上的資訊太過片段,而且充滿部落客極度主觀的判斷,也未必有很高的參考價值,所以多半時候我寧願將自己的資訊歸零,等到目的地後再蒐集當地的資訊,然後請當地人推薦,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
儘管如此,如果能在旅行時帶一本經典的書,絕對可以幫自己長知識及長視野。

例如要去普羅旺斯,就該帶彼得梅爾(Peter Mayle)的「山居歲月:我在普羅旺斯,美好的一年(A Year in Provence)」;要去希臘與羅馬,就很適合帶村上春樹的「遠方的鼓聲」;而蔣勳老師的「吳哥之美」,已經出版了十一個年頭了,至今還是吳哥旅行書的首選,沒有之一。

吳哥窟照片
▲在佛寺窗台上沈思的旅人

這本書之所以經典,是因為涵蓋了欣賞吳哥的諸多面向。他從美學與宗教的角度出發,寫出「長年的日照,使迴廊下的陰影和迴廊外的日光,形成明顯的對比。好像印度教中的神與魔,善與惡,是與非,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,像是色彩中的黑與白,只是一種配置與對比」;他從哲學的角度出發,寫出「在真正進入寺廟核心的中央之前,我們被幻影迷惑了,兩個水池像兩面明亮的鏡子,我們停在幻影之前,忘了幻影之後才是真象」;他從人文的角度出發,寫出「滿街…的孤兒,坐在一尊殘毀的古代吳哥的佛像下,佛像仍然低垂眼簾,閉目冥想沉思,嘴角微微淺笑,不知道是深情,還是無情;不知道是悲憫,還是譏諷;不知道是領悟,或是早已遺忘了人間」。

吳哥窟照片
▲許多僧侶均慕名來吳哥窟朝聖

原來,在世界文明奇蹟的面前,文字的力量仍然可以如此深刻。

我帶著這本書,搭著嘟嘟車,在真實與再現的世界中不斷切換,一步一步見證那些紙上的華美躍然眼前。第一天先繞了吳哥的小圈,第二天又繞了吳哥的大圈,第三天再仔細探訪了一些小寺廟。從小吳哥(Angkor Wat)的日出到巴肯寺(Phnom Bakheng)的夕陽,從巴揚寺(Prasat Bayon)的巨大佛頭到塔普倫寺(Ta Prohm)的巨樹根;不知穿越了多少扇門,也不知攀爬了多少石階,那種繁華落盡的淒美感,還是經常在一個回頭或抬頭之際油然而生。

吳哥窟照片
▲因為電影「古墓奇兵」而爆紅的木棉樹

而原本最為陌生的印度教傳說,竟也成了旅途中最有興味的收獲了。從諸神所在的須彌山(Meru)到五層壇城,從巨蛇那迦(Naga)到神鳥加魯達(Garuda),從攪動乳海(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)的創世紀神話到飛天仙女阿普沙拉(Apsara),因為不斷在每間寺廟中出現,到後來對這些故事與角色已經如數家珍了。

吳哥窟照片
▲僧侶為旅人在手腕繫上紅線,代表福氣與長壽

當然,最後我還是輕易在巴揚寺的五十多座尖塔中,見到了最經典的「微笑的高棉」的佛頭,與其說那是一種慈悲的表情,還不如說是看盡世事的淡然與超然,正如蔣勳在書中所說,「那微笑成為城市高處唯一的表情,包容了愛恨、超越了生死」;後來我在柬埔寨看到許多當地人的微笑時,總覺得就有幾分這種況味。

吳哥窟照片
▲有微笑高棉之稱的巨型佛頭

*本文節錄自Stuff史塔夫科技國際中文版2016年1月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