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blab Taipei 先玩再學自造先決
攝影:CCFun
本期Stuff會客室,特派員E來到了Fablab Taipei創客空間,在這裏我們體認到了先玩再學、自造先決的Maker精神!
隱身於北市都會巷弄間的Fablab Taipei,讓前往採訪的Stuff特派員E滿頭大汗,心中暗自慶幸這世上好險有Google Maps這玩意兒。一進到這個Maker Space便被門口的螢幕給吸引,迎面而來的正是創辦人–洪堯泰(以下簡稱Ted):「這是全球規範,所有Fablab空間都得架設網路監視器,目的是讓大夥能即時分享與討論。」接著特派員E跟著Ted的身影往室內前進,Ted:「Fablab應該是目前規定最嚴格的組織,Fablab Taipei的設備除了雷射切割機、3D列印機、數位切紙機等基本規格外,還多了數位縫紉機。」隨後我們轉而到了地下室,映入眼簾的是宛如木造加工廠一般的場景,Ted:「大家在享受權利的同時,可能也得學會怎麼盡義務。」說著的同時,便開始動手擦拭桌上滿佈的木屑,讓訪問在一開始就多了點「Maker」的意味……
Maker自造三元件
特派員E開門見山便問:「Maker代表著什麼?」,Ted:「其實Maker主要有三個元素Make、Learn跟Share,有鑑於目前世界的產能過剩,但需求不見得會被滿足,導致少量的客製化會慢慢增加,因此,有了Maker Space的存在,透過快速試做、試玩的方式,讓好的想法能夠加以實現,同時讓人類的自造能力越來越強。」,既然如此,什麼人都能來這裡邊玩邊學?有任何限制?Ted:「Fablab Taipei是個完全開放的非營利空間,任何人都可以來這裡使用機器,只是我們希望大家能夠在此互相分享經驗與學習交流,同時還安排了值日生的部分,藉此維持空間的整潔度。」、「嗯……不過還是有些許條件,我們希望產出的產品都是具有創意的計畫,即便是學校的作業,例如:建築系學生,設計圖也都得經過審核才行。此外,我們不建議在此進行量產行為,每樣產品都有5個的數量限制。」
解放人類創意
面對這股Maker創客風潮,Fablab Taipei怎麼看?Ted:「其實台灣大概是從3D印表機出現後開始延燒Maker話題,再進而發展為透過自造模式,做出Open Source的3D印表機。其中,Open Source最成功的硬體例子應該是Arduino-開放源碼的單晶片微控制器,想要開發一個專案,不需要從零開始,透過分享設計的概念,讓Maker能夠藉由快速試做的過程,實現生產的目的,並降低參與的門檻,能夠進一步徹底解放人類的創意。」
用Maker翻轉教育?
Maker自造運動對教育和社會來說,有什麼顯著的影響?Ted:「舉例來說,有一位國二生–蔡富名,目前已經是3D列印機製造商的技術顧問,他在學校成績不好,但在Fablab Taipei,他找到自己的興趣,我們都笑說他是年輕的外表下裝著老年的靈魂,你能想像他聽Michael Jackson的歌嗎?」,他接著說:「就像西班牙的巴賽隆納市在每個區都有Fablab,以此提升人民的製造力。反之,我認為台灣也可以,台北既然每個區都可以設立圖書館、運動中心,為什麼不能開設Maker Space?因為,或許未來大家最需要的不是圖書館,而是一個能夠自造的空間!」嗯……特派員E聽到此,也深表認同,我投Maker Space一票。
INFO:
關於Fablab Taipei ⋯⋯
創辦人洪堯泰(Ted)於2013年成立,是一個提供數位製造工具以促進新發明的國際性非營利組織。透過不斷擴充的設備,使人有能力製造幾乎不受限制的任何物品,並分享智慧與發明的成果。
地址:台北市重慶南路三段15巷9號1樓(設備限會員使用)
開放時間:18:00-22:00
Facebook:facebook.com/FablabTPE
史塔夫短評:Ted宛如Maker界的教主……
*本文節錄自Stuff史塔夫科技國際中文版2015年8月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