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卻套件採購要領,維持水溫穩定是關鍵
更換水箱效果最大
機油冷卻器可善用
要想讓引擎隨時保有最佳的戰鬥力,關鍵即是在於冷卻系統的散熱能力是否充足,而汽車冷卻系統卻由許多零件所組成,想要一一強化,勢必要花費不少錢,因此錢該如何花,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,相信是許多人都想知道的答案。
強化冷卻效率最優先的做法,便是更換附硬式彈簧的「加壓水箱蓋」、使用性能佳的「水箱精」,藉此讓冷卻水有更恆定的表現。前者的壓力不可超過1.3kg/c㎡左右的型式,以免因壓力過大發生水箱龜裂、爆水管的情形。
一般來說,強化冷卻效率最優先的做法,便是更換附硬式彈簧的「加壓水箱蓋」、使用性能佳的「水箱精」,藉此讓冷卻水有更恆定的表現。加壓水箱蓋的部分,原廠製的壓力多為0.9~1.1kg/c㎡,街道強化用的在1.3-1.5kg/c㎡之間,競技專用品則會到達1.7kg/c㎡ Over,建議讀者最好是選擇1.3kg/c㎡左右的型式,以免因壓力過大發生水箱龜裂、爆水管的情形(特別是上水櫃/上水管處)。
而負責冷卻水大小循環控制的節溫器,也是改善水溫的另一大關鍵點,能夠有效將其作動溫度提前,必定對引擎散熱有不小的助益,所以透過「低溫水龜」的換裝,也能提昇冷卻效率。同樣是位在水龜附近的「風扇開關」(此點最接近引擎實際溫度),假使可提早啟動配合低溫水龜一起運作,必然更能發揮整體散熱效果。風扇Sensor的類型依車種可區分為直接開關的斷路式,以及傳回電腦由ECU控制的開路式;前者的修改很簡單,僅要更換內部電阻值變更的改裝對應品,或是流用轉接其他車款的溫控開關,即可將風扇作動點從原廠的93度變為較低的85-78度。
日系車的節溫器通常採用機械式設計,其功能就像一個溫控水龍頭,低溫時關閉讓冷卻水只在引擎內部小循環,以加快熱車速度,高溫時則逐步開啟,讓冷卻水開始大循環到水箱,以達到散熱作用,若能更換提早開啟式樣,對冷卻效率也有幫助。
而以往幾乎是不能變動、只能靠外加手動開關另行控制的後者,現在也有應用增減水溫信號來設定風扇動作溫度的電裝品,這種追加電子控制器的產品,好的會有很大範圍且明顯的調整點,壞的則是不管怎麼調設,從頭到尾風扇幾乎都一直運轉,建議大家在選購時要多聽多問,才不致出現改裝後風扇馬達損壞的弊病。
提早風扇啟動時機也能增加冷卻系統的散熱效率,最簡單的作法就是透過市面上販售的風扇控制器來達成,該電裝品還可顯示水溫、油溫與電壓值,售價大約在2千多元,是相當值得推薦的改裝品。
而想要徹底提高冷卻效率,更換一組「加大水箱」是最直接的做法,相關於水箱的製作素材,不論原廠還是改裝品,都只採用傳熱速率佳的鋁跟銅兩大類。鋁質和銅質水箱的整體特性比較是:鋁製品堅固耐久且輕量、美觀;而銅製品則正好相反,有著重量偏高、不耐壓易變形、容易鏽蝕等缺點,雖然銅的導熱性比鋁還要好,在散熱面上勢必較有利,不過在散熱排迎風面積一樣的狀態下,其實兩者和空氣熱交換的效率並沒有多少差距。
大幅強化冷卻系統的最佳方法就是更換加大水箱,透過增加冷卻水量與散熱面積的方式,來提高冷卻水的交換效率,對於水溫的恆定有絕佳幫助。
就跟水溫的要求相同,油溫也是儘可能的維持住恆溫性較好,這部分可以透過加裝「機油冷卻器」來達成。機油冷卻器尺寸的大小,通常是以排數多寡做為區分,這個排數便是計算其正面橫散熱排的數目,規格自最小的7排到最大的50排不等。一般7排、10排的型式是給K-Car派的迷你車或自排油Cooler所用,2.0升以下的車種大約是適合13排到19排,再大的車款或高性能大馬力車至多也只要用到30排左右,超過則是專門對應機油泵浦強化過的賽車。
有些使用加壓水箱蓋的車主,會另外將水管換成矽膠材質的強化品,目地在減少爆水管機會,同時也可增加引擎室內的美觀性,目前多數價格已相當平易近人,可成為替代原廠部品的強化品來使用。
想要明顯降低機油溫度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裝機油冷卻器,排數大約13/16排,不過要慎選廠牌,且油管的配置與接頭的設計,也要盡量使用大口徑與鋁合金彎管接頭,才能減少油壓的衰減。
如果機油冷卻器前方還能設計導風板的話,對於提高冷卻效率更有明顯幫助。
自排車可考慮加裝自排油冷卻器,可有效降低自排油溫,對於傳輸效率的維持,有著非常大的幫助,不過安裝時要注意油壓降低造成的換檔頓挫情況,建議不要使用排數太多的冷卻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