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MW M2 Coupe(F87)記憶中那最單純的快樂

紐柏林7分58秒,老大哥冷汗直冒。

M2 Coupe登場以來,一直都面臨到一個問題,那就是傳統M-Power派認為它並不具備M-Power的血統,這次透過益新國際的提供MT及DCT兩款車型後發現,M2 Coupe相當好上手,無論動力、懸吊及制動都很適合首度接觸M-Power家族的車主,純粹的操控表現對於老手來說也可喚醒過去的熱情。

文/蘇祺文 圖/顧宗濤

協力/益新國際

網址/ www.facebook.com/益新國際車業股份有限公司

BMW M2 Coupe SPEC:

引擎規格:直列6汽缸DOCH渦輪增壓

引擎型號:N55B30A

排 氣 量:2979c.c.

最大動力:370hp/6500rpm

最大扭力:47.4kgm/1400-5560rpm

傳動系統:6速MT/7速DCT

長x寬x高:4475x1855x1410mm

軸 距:2695mm

建議售價:299萬元起

渦輪增壓起源於航太工程

F1增壓年代更奠定日後基礎

雖然從2007年335I開始搭載N54B30引爆話題,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開始與BMW旗下車款密不可分,開始了BMW=「渦輪增壓」的答案,BMW渦輪增壓技術其實就是來自於過去的航太工程技術,第一輛被實際用來販售的車型也就是大家熟悉2002 Turbo,該車誕生至今已經44年,據說在台灣也珍藏不少輛在巷弄間。

1999c.c.直列4汽缸引擎,搭載KKK滾珠渦輪機壓榨下,44年前就已經能達到170hp/5800rpm、24.5kgm/4000rpm的水準,出力數據更可看出相當容易操控,最高末速可達到211km/h水準,並且與自然進氣的2002tii相比多出了30%的出力,可看出BMW對於渦輪增壓的運用有其一番功力。

要提到BMW將渦輪增壓使用在汽車上的關鍵時期,其實全世界車廠都大同小異,就是F1賽事最瘋狂的80-90年代,西元1986年BMW M12/13渦輪增壓引擎,1.5升就能榨出1300hp的最可怕動力,憑藉著賽是累積下來的經驗,都是目前各大車廠,市售車渦輪增壓化最有力的數據後盾。

超肥滿的臀線就是性感,可樂瓶的造型較一般2系列寬了80mm之譜,也造就可容納265mm寬胎的主要條件。

經典可樂瓶身重現

N55B30A榨到極限

2系列基本上就是用來取代過去1系列的雙門款,因此在家族中是屬於最嬌小的品種,F87(M2)最特殊的就是較一般F22(2系列)更誇張的寬車體,車寬硬是多出了80mm之譜,如此一來可直接塞進寬達265mm的後輪,好應付那極低轉速就可釋放的爆炸性扭力,並且車高也降低了10mm,搭配上專為它打造的空力套件及19吋鋁圈,視覺效果上可不是F22改裝爆龜就能營造出的霸氣。

2002有分4種車型,最後誕生的才是2002 Turbo,Turbo版的外觀除了專用的空力套件外,突兀的4輪暴龜也成為模仿對象,比起說是M3/M4的前輩,倒更像是M2的前身。

很多人對於M2最不諒解的就是那具引擎,基本上N55就是N54的後期產品,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N55多了Valvetronic汽門揚程可變系統及單渦輪化,當年因為N55的Valvetronic系統無法破解,讓改裝腳步始終停留在N54,而小編還記得專造怪獸的國信汽車說到,只要能控制Valvetronic就能擁有動力。

雖然目前並沒有M2的N55詳細規格,如渦輪機型號、增壓值、點火時間等資訊,不過M2最大出力表現已經來到370hp/6500rpm、47.4kgm/1400-5560rpm(超增壓模式可達51.0kgm) ,0-100km/h加速更是僅需4.3秒,與搭載相同引擎的M235相比更是多出了44hp/1.5kgm之譜,像這樣的改變基本上「只是ECU及Valvetronic改變的成果」,因為國外已經有M2輕鬆多榨出100hp的案例了。

80年代的F1可說是車輛科技進化最快的年代,1.5升可榨出1300hp的出力,就算到了現在來看還是很誇張,那個時期累積的經驗,也造就現今車廠渦輪化成功快速的關鍵。

MT/DCT個性大不同

純機械感的駕馭美學

由於總代理M2配額相當少,加上沒有手排車型的關係,雖然很多人都對M2感到興趣,但卻都無法去親身體驗其魅力,畢竟這是BMW家族中車身尺碼最小的M-Power鋼炮,小編有幸整天駕馭下來,彎道內的靈活度的確是一等一的殺手級人物。

M2雖然屬於M-Power最入門的車款,不過底盤則是大量採用M3/M4的鋁合金連桿,並且搭載相同的M Servotronic電子轉向系統,及大馬力後輪驅動車最需要的Active M Differential電子差速器。雖然沒有主動式電子懸吊輔助,不過M2在彎道內更多了份「路面回饋的真實感」,所有跳動都可透過椅背明顯感受,制動系統搭載前4/後2的對向卡鉗及打洞碟,踏感與煞車力道都還算滿好上腳,最後前245/35R19、後265/35R19的Michelin Pilot Super Sport輪胎更是信心的來源。

退檔自動補油相當聰明,透過離合器切開到拉動檔位做偵測,如果在市區慢慢的換檔則是並不會刻意介入。

很幸運這次試駕車型有6 MT與7 DCT兩款,先來說說DCT好了,由於M2搭載的非M-DCT系統,因此換檔速度則是自行選擇,不過最基本的Comfort、Sport及Sport+三種出力特性沒有少,而7個檔位依舊是能創造出相當強烈的運動能力,優異的齒輪比配置讓DCT的加速性能不可小看,這一點光是在山路上的出彎加速,身體就能明顯的感受到強烈的加速G力。

而6 MT則是堅持著BMW故有的紮實檔位,及軟Q的離合器踏感,基本上只要會開手排車的人馬上就能上手(比駕訓班的車好開100倍),雖然加速能力沒有DCT來得綿密,不過渦輪後驅車94要自己排才對味,1400rpm就能全數釋放的扭力特性,讓駕駛充分享受「換檔」樂趣,無論進檔或是退檔都可維持在扭力巔峰,就算出彎瞬間多掛一個檔位也沒問題,踏下油門那遺忘許久的機械式的加速樂趣更勝DCT,過去開手排車想要好好進彎前總是需要很多技巧,MT車型還搭配退檔自動補油模式,駕駛只需要更專心控制煞車即可。

M2透過加大的中央冷卻器,較M235I提升了35%冷卻效率,以並負擔更大出力所需要的散熱效應。

★編輯觀點

一手車訊主編:Griffith

心得:一開始試駕6MT車款,感想就是這車也太好開,加速力道、齒比、懸吊及制動系統的搭配,簡直是五育均衡來形容,由於是M-Power入門車款,所以電子設備的搭載就較少,不過這也無可厚非,新車價格與M3/M4相差了170萬元左右,就能購入到這種等級的鋼炮已屬超值。

而在換開7 DCT後我發現,我剛剛開心的太早了。起步開始的加速到入彎前的反應,7 DCT似乎擁有更適合這輛車的出力特性,雖然並沒有M-DCT加持,不過換檔速度卻是斯毫不遜色,輕輕觸碰一下撥桿馬上就能感受到檔位已經咬合,駕駛如果只有60分的技術,那7 DCT可以作弊額外給你20分。

★編輯觀點

Option資深編輯:Wen

心得:因為自己擁有過兩台Silvia,所以一直對渦輪後驅車有著無法切割的情感,很可惜由於M2賣得太好,原廠沒有提供任何試駕活動,這具N55的扭力相當飽滿,1400rpm就完全釋放47.4kgm的扭力特性看似很可怕,不過在與M3/M4相同的底盤結,與265mm輪胎的輔助下,就算將防滑循跡系統全關閉,就算輪胎空轉車身依舊是穩如泰山。

實在很抱歉,穩定度真的不是國產車可以想像的,利用方向盤修正動態也不會太難,尤其是手排車型更是充滿樂趣,自動退檔補油的輔助,讓不熟悉跟趾的駕駛也可享受到那完美的引擎煞車,大幅誤解自己技術變好的錯覺。

M2可以說是「機械化的M3/M4」,底盤零件如出一轍,沒有大量的電子套件輔助下,紐柏林依舊能跑出7分58秒的紀錄(M4:7分54秒)。

內裝的鋪成線條與一般2系列相同,目前益欣國際已經將螢幕重新灌入中文軟體,使用上就無須擔心英文不認識你,而令人在意的MT車型,排檔位置及離合器軟硬都相當合宜,不用擔心需要習慣的問題。

制動系統採前4/後2對向卡鉗系統,碟盤採常見的鐵製品,並且施以打洞來提升散熱速度,激烈操駕後的性能依舊相當優異,小編認為無須做任何強化。

底盤部分的鋁合金材質完全就是由M3/M4上留用過來,最多讓車主改個避震器就相當足夠了,畢竟原廠紐柏林成績也僅與M3/M4差了4秒而已。